本人自1982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以来一直致力于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种学、古病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古人种学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2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目前我国考古学界体质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 为此,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技人生》栏目以“考古法医”为题对本人进行了专访。此外,我从教30年来,一直勤奋努力,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先后培养了60余名体质人类学方向的博士生、硕士生,使吉林大学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体质人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学术重镇。多年来,我还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用于我国生物考古学科的创建事业上,以便使中国考古学能够在该前沿、热点领域上尽快与国际接轨。从1997年学校任命我担任考古学系系主任开始,我便时刻以提升我校考古学科的学科建设水平为第一要务,殚精竭虑、未雨绸缪、精心策划、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前进,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学科建设成果,使海内外同行学者对日新月异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刮目相看。下面我将30年来的工作分为教学科研、学科创新和学科建设等三个层次加以介绍。
一、在体质人类学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做出的成绩
1、注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使吉林大学成为我国体质人类学人才培养的中心
自1985年以来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创设置了“体质人类学”、“中国古代人种研究”、“人体形态学”、“人体测量学”、“古人类学”、“人种学”、“古病理学”、“人类起源论”和“中国人种史概论”等多门特色课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吉林大学在该领域的教学工作居全国高校领先地位。本人所主编的《体质人类学》一书被认为是建国以来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系统的体质人类学教科书,受到同行专家好评并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该书已被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著名高校作为“体质人类学”课程的指定教材和主要的教学参考书。多年来共培养该领域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24名,其中张全超同学的博士论文《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被评为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围论文。这些学生毕业后分别在国家文物管理部门、中国社科院以及国内外高等院校工作,成为我国体质人类学教学、科研领域的中青年骨干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中,80%以上为吉林大学毕业生。
2、注重学术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理论创新,使吉林大学成为国际学术界密切关注的中国体质人类学领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重镇
本人在科学研究中既注意积极地吸收国外人类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把握住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课题和热点课题,又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将人种学研究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在中国北方和东北亚地区古人种学研究中取得多项成果,尤其是在有关匈奴、东胡、鲜卑、契丹等古代民族的人种问题以及中国古人种学研究理论构架和方法论方面的一些独到见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科学研究中,还特别注重对我国古今各民族种系源流方面的探索,提出该项研究对于全面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和动力,增强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传统友谊和血肉联系,维护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多年来,本人在学术团队建设方面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率领青年教师以科研创新为核心内容开展工作,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年轻化的体质人类学学术队伍,其整体实力在全国高校居领先地位,为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及各省、市、自治区考古文博部门完成了近百次古人骨现场鉴定、室内研究以及田野考古领队人员培训的任务,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2000年以来,本人共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3项、科技部专项项目1项和国家文物局边疆考古专题项目2项,科研经费总计910万元。
体质人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在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于1986年筹建起吉林大学人类学实验室。历经20余年的建设,目前该实验室不论是仪器设备、实验条件还是标本收藏等方面均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列水准,其古人骨标本的收藏量已经从初创时的500例增加到近20000例,是目前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古人骨标本库。
多年来,本着开放、共享的原则,我特别注重与国内外同行学者、大学、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东京大学、九州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圣芭芭拉加州大学、麻萨诸塞州立大学、威奇塔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西蒙弗莱泽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蒙古国立大学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等机构的学者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吉林大学体质人类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目前,我校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体质人类学重镇。
二、在学科交叉、学科创新方面做出的成绩
1、创建中国第一个考古DNA实验室,率先开展分子考古学研究
古DNA研究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21世纪考古学研究中的前沿、热点领域。1998年,考虑到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我提出考古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紧紧追踪国际学科发展的方向,在文理交叉、相互渗透中,通过学科重组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在我的倡议和领导下,通过与本校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的方式,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从事古人骨DNA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吉林大学考古DNA实验室。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吉林大学该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水平。该实验室为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诸多考古、文博单位进行了数十份重要样本古DNA的提取、纯化、扩增、测序和分析工作,同时培养出我国第一位分子考古学博士、出版了第一部分子考古学专著和第一本分子考古学教科书。吉林大学的古DNA研究引起国家主管部门和国内外同行专家们的密切关注。2010年以来,我们还在国家文物局的委托和指导下,承担并完成了《中国古代人类遗传资源的获取及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使这一标准成为我国有关古DNA提取和研究领域的国家标准。
2、率先开展计算机模拟三维容貌复原技术的研究,填补国内空白
由本人担任负责人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项目《自然科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课题组自2002年以来一直从事运用现代计算机科学模拟技术对古人类头骨进行三维容貌复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我们运用该理论、方法成功地对老山汉墓、泗水王墓、吐尔基山辽墓等出土的古人类颅骨和新疆干尸进行了三维容貌复原,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成果曾多次被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浪网、雅虎网、搜狐网等数百家海内外主流媒体、网站所报道,弘扬了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
3、发挥吉大考古学科优势,打造生物考古平台,继续扩大国际影响力
“十二五”期间,我倡导、提出将分子考古学与我校居全国高校领先地位的体质人类学以及位于国内前列水平的动物考古学、环境考古学和新兴领域的考古骨化学等学科联合起来,构建成一个目前在国际上发展迅速、前景良好的生物考古学学科。该项计划得到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11年3月,由吴振武副校长率领的吉林大学代表团赴北美生物考古研究的重镇——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访问,并就双方联合建立生物考古实验室达成共识。此外,在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计划把即将成立的“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作为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重要项目来进行建设,以便能够在国家层面的平台上继续整合学术资源,建设一个国际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生物考古实验、研究基地。
三、担任学科负责人、带头人以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1997年3月,学校任命我为考古学系系主任。从那时起,我的主要工作和精力就落在吉林大学考古学的学科建设上面。15年来,在学校的支持、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的指导和同志们的配合下,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学科建设标志性成果。
1998年我们与历史系、古籍研究所共同合作、联合申请并最终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我们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入选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考古学特殊学科点,成为国内唯一的一个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持续立项支持的考古学科点。2000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本学科点还被列入“十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0年9月,由我领衔组建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被批准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依托考古学科由我组织筹划并担任主任的“吉林大学中国边疆史地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7年,由我负责组织申报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仅有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实现了我校几代考古人多年来的夙愿。2008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国际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我国考古文博事业的实际需求,我们又提出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下增设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方向博士点的计划并得到批准,同时我专业又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立项支持。同年,由我担任带头人组织申报的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教学团队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考古学已经被调整为历史学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根据学校的有关部署,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在着手考古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准备工作,目前,下设二级学科的团队搭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新的学科简介也正在印刷中。
此外,多年来我还一直关心并积极支持校内其他兄弟学科的建设工作。2006年以来,我和我的团队一直与地学部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合作,联合申报了“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兼任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人类学与生物考古团队的学术带头人。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该重点实验室已正式开放运行。2010年,我参与哲学社会学院牵头申报的吉林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工作,由我担任人类学二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项申请获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