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首届吉林大学“考古日”活动在吉林大学匡亚明楼第二报告厅举行,来自中美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位学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报告。
本次“考古日”的主题是“破译人类骨骼的生物密码——生物人类学研究新进展”,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为开幕式致辞。在开幕式上,朱泓教授介绍了本次“考古日”活动的缘起——“考古日”是一种面对公众的开放性学术活动,通常由高校、博物馆和学术机构每年定期举办,以学术讲座、开放讨论的形式介绍最新的考古学发现和领域热点问题,借此向公众展示最前沿的考古研究成果。目前,这种新颖独特的学术活动在欧美地区广泛流行。
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李占扬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近年来许昌人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情况。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自2005年开始发掘,至今已发掘500多平方米,发现两件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以及大量的石器、陶器和动物化石,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表明遗址的年代在距今12.5万-0.96万年之间。许昌人头骨化石的形态特征显示:他们兼具早期现代人和东亚中更新世早期人类的混合型特征,而在枕骨枕上凹和颞骨内耳迷路半规管的形态上又表现出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似的性状。此外,许昌人遗址出土的早期陶片对于研究华北地区陶器的起源和新旧石器时代的过渡也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吉学平研究员结合现有的化石发现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更新世以来人类演化的连续性和多样性表现。有关现代人的起源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走出非洲说”和“多地区起源说”两种理论。吉学平研究员结合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提出,虽然目前尚且存在上新世的缺环,中国古人类的演化已表现出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形态上的多样性。末次冰期可能并没有导致本地古人类被走出非洲的早期现代人取代,二者之间很可能存在共存和杂交的现象。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主任法医师张继宗教授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法医人类学的新进展。法医人类学是一门以医学为基础,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与个体识别有关的问题,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为案件的审判提供证据的学科。在法医鉴定的实际操作中,主要涉及到骨骼的种属鉴定、种族鉴定、性别年龄和身高推断以及颅骨面貌复原等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在讲座中,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颅骨碎片的识别、活体生理年龄鉴定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中南大学的黄石教授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角度,介绍了有关现代人起源和美洲移民模型的新证据。黄石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解释遗传多样性的新假说——上限理论(MGD理论),并结合研究案例对该理论在遗传距离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探讨。黄石教授还提出,现代人起源两大学说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种假说的解读建立在截然不同的理论基础上,主流的“走出非洲说”根据的是分子钟和中性理论,而“多地区起源说”则依据的是上限理论。在讲座的最后,黄石教授还介绍了未来计划开展的三项研究,包括苏美尔人的古DNA研究、炎黄传说与中国北方人的遗传关系以及颜那亚人(Yamnaya)的来源问题。
来自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王谦教授带来了以人类演化研究新方法和新方向为主题的讲座。今天的人类演化研究正经历着从宏观向微观、从纯形态学研究向功能形态研究、从理论研究向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转变,在研究方法上也越来越精细。王谦教授就自己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的灵长类动物及古人类化石面部形态的咀嚼习惯差异研究进行了介绍。他在研究中重点考察了骨骼的力学性能、颅骨骨缝以及下颌关节所受的影响。王谦教授表示,研究团队的下一步研究将会围绕东亚地区古代人类骨骼的面部形态展开。
来自北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的Scott D. Maddux博士则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思路新颖的讲座——从驯养犬科动物的视角看人类颅面部的进化。讲座中Maddux博士提出了一个近年来引起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狗究竟是被我们驯养,还是出于生存的目的,主动放弃了攻击性的行为习惯而变得驯从。为了研究动物在人类驯养行为下产生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并验证“自我驯化”(Self-Domestication)的假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已开展了一系列狐狸的驯化实验。Maddux博士介绍了自己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根据他的研究成果,驯化的狐狸在犬齿和臼齿的长度上均具有变小的趋势。
来自得梅因大学(Des Moines University)的Lauren N. Butaric博士介绍了自己所从事的一项有关颅骨对高海拔环境适应性的研究。通过CT扫描和计算机分析,Butaric博士选择了秘鲁和中国不同海拔高度的5个人群,对110例男性颅骨的鼻骨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她的研究,生活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的人群确实表现出一定的鼻骨形态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普遍存在。整体而言,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群的鼻腔偏高、偏窄,这表明他们受到寒冷干燥气候的影响较为显著。
德州农工大学的Matthew J. Kesterke博士则介绍了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评估人类颅面部形态的最新研究成果。Kesterke博士重点介绍了他结合传统的线性测量方法以及几何形态分析(GMA)对现代人男女两性的面部形态差异进行的研究。研究表明男女性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颅面形态差异,该差异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变得显著;而在各项测量值的差异方面,颅面部比眼、鼻、口部的差异更为显著。Kesterke博士表示,将来他还将结合DNA和骨骼的微观结构对人类的颅面部形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本届“考古日”活动不仅为生物人类学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搭建了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同时也在专家学者与公众之间构建了一座相互交流互动的桥梁,成功吸引了吉林大学众多师生的热情参与,活动还得到了吉林大学文保协会和学生微信平台“时光挖掘机”的支持和推广,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了活动的前期宣传、会场的布置以及和与会学者的交流与互动,显示了公众对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活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