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文20

张星德教授《红山文化与红山文明》讲座纪要

发布日期:2021-12-13    发布人:    浏览次数:

张星德教授《红山文化与红山文明》讲座纪要

20211211日下午,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张星德教授应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之邀,在吉林大学正新楼一楼考古学院报告厅做了题为《红山文化与红山文明》的报告。讲座由王立新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朱永刚、林森、任瑞波等老师及数十名研究生参与。本次讲座系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的“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论坛”第93讲。

张星德教授于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86年入吉林大学师从张忠培教授攻读新石器时代考古方向硕士研究生,1989年至今在辽宁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先秦考古与历史方向的教学,研究领域主要为东北史前考古。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出版《红山文化研究》、《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与郭大顺先生合作)和《辽河流域文明起源史》等学术专著6部,在《考古》、《文物》、《边疆考古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东北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文明化进程研究方面成果突出。

讲座伊始,张星德教授首先介绍了牛河梁遗址的重要发现及学术意义,并提出何谓文明,以及红山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文明阶段的问题。随后张星德教授分析了红山文化的特征,强调了红山文化是以“三石”(磨制石器、打制石器与细石器)与“三陶”(泥质素面红陶、泥质彩陶与夹砂之字纹陶)为特征的一个文化共同体。继而又从制陶工艺与陶器群来源视角探讨了构成红山文化的族群,指出以泥条盘筑法制陶工艺与泥质红陶、彩陶为代表的是来源于后冈一期文化的人群,以泥圈套接法制陶工艺和夹砂之字纹陶为代表的是上承自本地的赵宝沟文化的人群。后冈一期文化居民最初到达西辽河流域时可能是采取了一种排他式的殖民方式,将土著的赵宝沟文化的人群向北压缩。这种迹象已在朝阳小东山与建平马鞍桥山遗址中显现出来。之后两大族群又渐趋融合,共同缔造了红山文化。

至于红山文化为何会在最后的五百年间的发展达到辉煌阶段,步入文明,张星德教授认为其中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内因一方面是该文化对各类文化因素在包容吸收基础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该文化人群基于信仰认同基础上的共生。二者使红山文化从物质、精神层面有了合二为一的可能性。由外部环境看,红山文化分布区以南先是面临强盛的素面陶集团,继之又是绳纹陶集团的半坡文化和西阴文化的依次扩张,大约在距今5500年前后,红山居民面临着资源重新分配的境况。而红山文明正是红山文化在千余年间内、外因素交互作用下演进的结果,内因是依据,是其得以建立超越血缘组织公共权力的基础;外因是条件,是红山文明之所以需要出现的契机。而上千年的文化认同则是红山文明得以早于其他物质文化水平更高的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最终原因。

讲座结束后,张星德教授与吉大师生展开了互动,针对黄河流域居民向北迁移的源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迁移的时候没有把农业技术及生业模式带到红山文化中、红山文化中权力的继承方式、红山文明为什么没有延续而最后走向灭亡、如何看待苏秉琦先生所说的辽西地区的原生型文明、红山文化的庙是为谁而设等问题一一解答。王立新教授总结指出,张老师的讲座对红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梳理,并从历时性的视角剖析了红山文化背后的人群、社会和精神层面的变化,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为什么红山文化会率先产生文明的火花,对我们很有启发。最后对张星德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撰稿:范俊杰 摄影:吴腾盛

修改:王立新 审阅:张星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