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文20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余西云教授来中心讲学

发布日期:2015-12-10    发布人:admin    浏览次数: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余西云教授应邀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做短期访问,并于2015年12月9日下午,在匡亚明楼第二报告厅做了题为“见日之光??秦汉时期文化变迁与一神教起源”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余西云教授首先就近年来武汉大学考古系承担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中战国秦汉时期的三处重要考古发现作了简要梳理,并认为三处考古发现中河北南白楼墓地的主体年代为战国中晚期至秦,湖北莲花池墓地的年代可分为西汉早中晚三期,湖北马岭墓地的年代可分为东汉早中晚三期、亦有部分墓葬可到东汉末年。其次,余西云教授对三处墓地所呈现的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变迁问题作了简要总结,指出战国晚期?秦到西汉之间是一个重大变化,西汉到东汉之间又是另一个重大变化。再次,余西云教授还从带有“见日之光”铭文的日光镜和草叶纹镜切入,将铜镜铭文及纹饰特征与传统文献结合分析,认为上述文化的变迁或与信仰观念的变化有关,尤其是“太(泰)一”观念的出现和流行是造成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余西云教授还对“太一”观念的起源做了颇多论述,将其与匈奴语中意为天或天神的“Tengri”一词联系起来,提出文献中“太(泰)一”一词可能是“Tengri”一词的翻译,《汉书?匈奴传》音译为“撑犁”,而“太(泰)一”则是音意兼有意译的结果。然后,根据文献所记汉武帝郊拜太一时“烈火满堂,有光……”等情形,进一步联想到匈奴和汉代太一观念均有可能与中亚和西亚地区拜火的琐罗亚斯德教有关,并举出了一些证据,如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许多诸如玛瑙、琉璃、印章等中西交流的物证,汉代草叶纹镜中的草叶纹亦可能是琐罗亚斯德教中的胡姆草的象征。最后,余西云教授就现场师生们的提问做了热情洋溢的回答,还谦虚地称呼本次报告为引玉之言,并呼吁大家应多关注这方面的课题。

        此次讲座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林?先生及考古学科师生百余人聆听了此次学术讲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