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文20

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发布日期:2015-06-10    发布人:边疆考古    浏览次数:

        2015年6月8日晚18:00,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在中心校区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了哲学社会科学名家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李伯谦教授做了题为“历史的启示??从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说起”的学术报告。

        李伯谦教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青铜时代考古、古代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等的教学与研究。1995年出任国家“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正参与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的工作。

        报告中李伯谦教授首先对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研究史进行了总结,从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传统历史观讲起,一直讲到1996年以来,夏商周断代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相继展开,从此开始了就这一个重大问题的有组织、多学科、大规模的综合研究。并认为基于不断涌现的考古新材料,19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对中国早期文明的思考逐步取得了很多共识,主要包括:

        1、不同的地区分别出现了不同的文明因素;

        2、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是在龙山时期;

        3、中华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体。

        接着,李伯谦教授依据详实的考古发现着重论述了中国文明演进的三个阶段,即古国?王国?帝国。并由此总结出了中国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突出神权模式,以红山、良渚为代表,另一种是突出军权??王权模式,从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一直到二里头文化都是这种模式。

        最后李伯谦教授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所带来的的启示:

        1、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前途,实践证明,崇尚军权、王权的仰韶古国因比较简约和注意社会的持续发展而延续下来了,崇尚神权的古国却因社会财富被过量消耗而消失了。事实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道路是决定其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关键。

        2、文明演进的道路不是笔直的一帆风顺的,中间是可能发生改变的。

        3、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历程是不断实现民族文化融合、不断吸收异民族文化先进因素的历程。

        4、血缘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祖先崇拜,是自身保持绵延不绝、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5、“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共生” 等理念及在其指导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等关系的实践,是自身比较顺利发展的保证。

        6、统一的文字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

        7、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保证大型工程兴建和国家统一,发挥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作用,但过度运用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性。

        8、对外开放,会促进自身发展;闭关锁国,必限制自身发展。

        报告会结束后,李伯谦教授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认真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李教授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这场报告会让师生们对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对今天社会所带来的启示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本场报告会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资深教授林?先生及文学院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系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