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文20

山东临淄齐故城冶铸遗存考古调查与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发布日期:2013-07-19    发布人:边疆考古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信息网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尤其是金属冶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在原有基础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铁器工业真正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从而直接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推进并深化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冶铸业和铁器工业的科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并联合临淄区文物局,近年来对山东临淄齐故城内的冶铸遗存开展了专门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

    临淄齐故城是两周时期的齐国都城、秦代临淄郡郡治和汉代齐郡郡治及诸侯国齐国的都城,也是战国秦汉时期以工商业繁盛发达而闻名的东方大都会。正因如此,在以往临淄齐故城的考古工作中,多次发现包括青铜冶铸和铁器工业在内的各种手工业遗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次齐故城冶铸考古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之一(项目全称“临淄齐故城冶铸遗存考古发掘与研究”),旨在已有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齐故城青铜冶铸和铁器工业等遗存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来进一步推进相关学术研究,同时为齐故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提供科学依据与学术支持。2011年以来,项目组对齐故城内的冶铸遗存做了全面系统的专题调查,同时在大城中部偏东北的阚家寨一带进行重点调查和勘探,并选点正式发掘。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注重对出土文物的保护性处理,强化各种标本采集及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意识,取得重要收获。

    此次齐故城冶铸遗存系统调查的范围包括整个大城和小城,共发现或确认冶铸遗址14处。从采集的遗物等资料分析看,遗址年代大都在东周秦汉时期,且有早晚之别,而具体性质则包括铸铜作坊、铸钱作坊以及冶铁和铁器铸造加工等铁器工场等。通过此次调查,不仅较过去有不少新的发现和收获,而且对相关遗址的年代、性质等问题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把握,这就为从整体上了解、研究东周秦汉时期临淄城内青铜冶铸业和铁器工业的产业结构、分布及其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阚家寨开展的重点调查和勘探面积约60万平方米,结果显示该区域内分布有丰富的冶铸遗存,尤其是村东南一带可能有铜镜铸造和铁器铸造加工等作坊遗址分布。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在阚家寨村东南一带的3个地点进行正式发掘,清理出土一批重要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冶铸遗迹和遗物。

    发掘清理出的遗迹主要有铸坑、窑、炉、铁渣堆积以及房子、水井、灰坑、道路和儿童墓等。铸坑遗迹(ZK1)位于第Ⅱ发掘点,平面形状不甚规则,在坑内及其旁侧地面发现不少与铜镜铸造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包括沙坑、镜范和铜渣等,结合周围清理的其他遗迹和遗物尤其是大量镜范分析,可以确定这里是一处铸镜作坊遗址。古代铸镜作坊遗址的发掘,在国内外均属首次。窑和炉多遭晚期破坏,其中有些窑的形制和结构较特别,可能与烘范或其他冶铸生产环节有关。如第Ⅱ发掘点清理的Y15为半地穴式,系在早期夯土台基上向下挖掘并修建而成。该窑南北通长约10米,自南向北依次由斜坡通道、门道、操作间和窑体四部分构成,其中操作间深约1.1米。斜坡通道、门道和操作间的壁上均抹有一层细黄泥,另在东、西侧壁上还发现数个柱洞,柱洞底部一般有础石,这些都说明上部原先有屋顶一类的设施。窑体采用土坯砌筑,火膛口部正对操作间,后部向上呈阶梯状,推测作简易窑床使用,再上为烟道。又如,在第Ⅰ发掘点清理了一组大致呈东西向直线分布的窑状遗迹,每个窑的北侧各有一圆坑与之相对应。从保存较好的一个窑看,其平面呈南北向椭圆形,长约1米,残深0.3米,北边有一长0.4米、宽0.24米的通道状口,窑室和口部均砌砖。铁渣堆积主要发现于第Ⅲ发掘点,多成堆出土,有的还夹杂炉壁残块,推测与炼铁或铸铁等生产活动有关。房子多仅存地面部分,有的还有础石,从与其他遗迹的空间关系看,其中不少应当就是当时的作坊建筑。灰坑数量较多,很多都是用来填放生产和生活垃圾的,另有少部分可能是备料坑,坑内发现有颜色、质地较为特别的泥料,推测与制作陶范或其他生产器具的原料有关。

    出土遗物种类丰富,除大量的瓦片、砖块外,还有各种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玉石器、瓦当、钱币、纺织品以及与冶铸直接有关的铸范、耐火砖、鼓风管、坩埚、炉壁残块、铜渣、铁渣等。陶器器类多样,其中有些体量惊人,如H10出土的瓮和甑,腹径有的甚至超过1米,显然是工场或作坊中使用的器具。铸范200余件,多出土于第Ⅱ发掘点,有石和陶两种质地。石范较少,主要是一些半两钱范。陶范较多,其中又以铸造铜镜的镜范居多。镜范包括镜面范和镜背范两类,均残,有的在型腔、浇口和出气孔位置尚可见浇铸时留下的痕迹。部分镜背范的纹饰较为清晰,主要有蟠螭纹、草叶纹、连弧纹、四乳弦纹等,大多为西汉前期铜镜上常见之纹饰。镜范体量不一,经初步观测,所铸铜镜的直径以10余厘米的居多,而小者仅几厘米,个别大的超过30厘米。镜范的比重一般较轻,经测量,多数都小于1,这可能与当时的铸镜工艺要求有关。除镜范外,还有一些铸造车马器以及其他生产工具的陶范,有的陶质和镜范相近,也有的差别较大。第Ⅲ发掘点出土数件铸造“大泉五十”钱币的陶范,均残,但表面钱文多清晰可辨。出土遗物中还有大量的动植物遗存,主要是各种动物的骨骼、牙齿以及碳化的果核和谷粒等,其中墨鱼骨的发现在中国田野考古中尚属首次。这些资料对研究当时的自然环境、了解工匠乃至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根据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初步分析,此次齐故城发掘的冶铸遗存年代大多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一些重要遗存如第Ⅱ发掘点的铸镜作坊遗址其主体年代基本可确定在西汉前期。这些冶铸遗存的发掘,证实了发掘区及其附近在战国秦汉时期是一处大型的冶铸手工业作坊分布区,为深入研究当时青铜冶铸业和铁器工业的生产及其技术发展水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而铜镜铸造作坊遗址的首次科学发掘和揭露,更是汉代乃至整个古代铜镜铸造业及铸造技术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学术价值极高。随着下一步考古资料整理和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逐渐展开,此次齐故城冶铸考古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及其对临淄齐故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学术支持作用,将愈加凸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