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缺乏清楚的考古学证据,广东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年表一直停留在距今13万年左右的马坝人时代。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为代表的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确切地改写了这一历史,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大幅前提,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磨刀山及南江盆地60多处旧石器地点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揭示出岭南亚热带?热带气候环境下远古祖先的栖居形态与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进一步展现了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早期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与生存活动,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材料,对于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更新世古人类行为与适应模式及区域古人类演化等课题具有重大意义。
郁南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地处南江盆地东北部,为南江西岸第四级阶地,顶部海拔高度103米,相对高度约75米。为了解文化遗存的保存状况,并为遗址的文物保护提供依据与对策,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浮市博物馆和郁南县博物馆等单位对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发掘,发掘时间为2014年4月至8月,发掘面积200平米。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的发掘工作严格执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除常规田野测绘、记录工作外,还运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从区域地理环境、遗址地貌、发掘区场景到出土石制品进行不同层级的三维数据采集与建模,力求最大程度地在田野工作中提取、记录与重建文化遗存的相关信息。
本次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在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现上、下两个包含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确认早期人类在本遗址的主要活动区域远超1000平方米以上。
地层堆积与年代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发掘区地层主要分9层,其中⑤层与⑥B层分别为包含石制品的上、下文化层,其间有一层不含石制品的粘土层。第⑤至第⑧层强网纹化的红土堆积仍保留有河流沉积结构,如粒度韵律变化和沉积旋回等,其原始态应属于河流的漫滩堆积,与底砾层构成南江四级阶地堆积。
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南江干流西江的第四级阶地沉积物年代为Q1-2或Q1,绝对年代在距今80~60万年。磨刀山遗址出土石制品与邻近地区如广西、湖南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相比较,在文化面貌与石器技术方面具备相同的时代特征。综合以上证据,推断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上、下文化层的整体年代可至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应与本区第四级阶地形成的时代相当。
文化遗物
本次发掘出土近400件石制品,其中大部分发现于下文化层。石制品原料岩性以砂岩、石英与石英岩为主,少量细砂岩与变质砂岩等,与砾石层所见砾石岩性一致。石制品类别包括石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器、残石器及使用砾石等,其中又以石料、断块、碎屑、石核与使用砾石的数量为多,石器与残石器的数量相对较少。所发现的石制品类别涵盖从搬运石料、加工石器、使用石器到废弃石器的整个过程,反映出发掘区存在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石制品整体的风化程度较高,但石器、石核、石片等石制品磨圆度普遍较差,观测石制品出土产状,其方向、倾向与倾角皆未表现出规律性,可以确定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文化层中包含的石制品为原地埋藏。
石核以单台面、单次剥片石核为主,多次剥片石核与多台面石核少见,剥片技术为简单锤击剥片,各石核剥片疤的形状与尺寸各异。石器多以砾石为毛坯直接修理成形,部分利用断块为毛坯,未见利用石片为毛坯。石器加工技术以单面硬锤修理为主,仅少量手斧等见两面加工技术。石器的修理较为简单粗糙,刃部普遍不规整,刃缘形态多呈锯齿状。石器类型有砍砸器、手镐、手斧与刮削器等,其中又以砍砸器数量为多。石器尺寸以大中型为主,多为权宜性工具。此外,多见直接使用砾石做工具的现象。
遗址性质与古人类行为
为了解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选择在遗址不同部位进行布方。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在各探方皆有密集分布,尤其下文化层石制品的密集程度在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同类遗址中亦属罕见。根据各探方发掘揭露情况,考虑到石制品平面分布的密度以及探方外采集石器标本的空间位置,可以确定古人类在本遗址下文化层形成时期的中心活动区域范围远超1000平米以上。同时,发掘区的石制品反映出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综合以上情况,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应是中更新世早期南江两岸古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一个中心营地。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石制品的石器工艺较为简单粗糙,原料与毛坯的选择较为随意,其石器生产操作链表现出的是一种高损耗、低效率的石器生产方式,这首先与石料的易获取程度有关,当时的古人类即在古南江河漫滩上进行石器生产与其他生计活动。石制品埋藏于上、下两个文化层,代表有间断的两期人类活动,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古人类主要活动在平水位时期的河漫滩上,并随着南江水位的变动发生迁徙。
磨刀山遗址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理位置处于华南与东南亚的南亚热带至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石制品较高的风化程度也反映了低纬度地区湿热气候环境下的埋藏特征。其石器生产规模和生产精细度较北方同时期遗址远为逊色,低效的石器生产程序、粗率的石器加工工艺及相对单一的石器组合正是适应炎热潮湿环境的体现,应当与有机质的工具如竹木器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磨刀山遗址的石器技术具有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一般特征,但与南岭以北长江流域湖南、安徽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存在明显差异,工具组合中多见手斧与舌形刃手镐而缺乏石球,并存在大量的使用砾石,与广西百色盆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早期文化具有更多的同质性,表现出更偏向于热带气候环境的古人类适应模式,也充分反映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广东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粤北曲江发现距今约12.9万年的马坝人化石,之后又在封开、阳春与英德等地发现少量古人类化石地点与新、旧石器过渡阶段洞穴遗址的材料,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材料却鲜有发现,尤其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存长期处于空白状态。鉴于广东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相对滞后的现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将本省旧石器考古调查与研究列入重大课题规划。2011年,本所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依托基建考古项目逐步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包括对已有旧石器遗存的复查和区域性的专项调查,并在郁南、罗定、封开、连州及乳源等地进行的调查中相继发现更新世打制石器。
2012年上半年,云阳高速项目考古调查队在南江流域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存的线索。随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与罗定市博物馆等单位,在南江流域开展旧石器考古专项区域调查。田野调查工作从2012年底至日前,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在广东发现旷野类型的旧石器地点群。
主要发现
南江地处广东省西部,为珠江水系最大干流??西江的支流。南江流域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郁南东南部与罗定中北部为南江盆地,形成于第三纪,基岩为红色砂岩、页岩,盆地内发育有数级河流阶地。
截止到目前,在南江流域已发现66处旧石器地点(遗址),采集到数以百计的砍砸器、手镐、手斧、刮削器、尖状器及凹缺刃器等打制石器。地点群主要集中发现于中游的南江盆地东北部,大部分地点密集分布在郁南县河口镇、大湾镇境内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南江两岸的二级阶地至四级阶地皆发现石器地点。
2014年又对磨刀山第4地点、罗艮顶地点与东水口地点等进行勘探、试掘,初步确认不同阶地石制品的出土层位。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整体年代由中更新世延续至晚更新世,并体现出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点。
栖居形态
南江盆地旧石器地点的区域分布密集程度在华南与东南亚地区较为罕见,较清楚地反映出该地区古人类栖居形态方面的信息。密集分布的石器地点表明更新世古人类在南江流域不仅活动频繁且延续时间长。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石制品数量多、种类丰富,不仅反映出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还揭露出较大面积的古人类活动区域,显示了其作为长期活动的中心营地(基本营地)的功能。与其类似的还有罗艮顶、麻 等地点。而磨刀山第4地点、东水口、木栗南及大鹏山等其他大部分地点发现的石制品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较小,石制品类型相对单一,则显示出作为临时活动地点的特征。
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内不同地点石制品数量的多寡与不同地点功能的差异,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更新世古人类栖居形态。这一栖居形态应与亚热带?热带过渡地区的气候环境及古人类的适应模式密切相关。
文化发展序列
依据地貌部位、地层堆积与石器工艺的差别,可将各石器地点分为三期:
第一期,石制品埋藏于四级阶地的强网纹化河漫滩堆积。原料岩性以砂岩、石英为主,部分石英岩;主要以砾石为毛坯,少量断块作毛坯;单面加工为主,有两面技术,修理较粗糙;工具组合有石核式砍砸器、手斧、舌形刃手镐及刮削器。典型地点有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清罗山、古甑西等。
第二期,石制品埋藏于三级阶地的弱网纹化河漫滩堆积,部分地点石制品直接暴露于基座风化壳之上。原料岩性以砂岩、石英岩为主;仍以砾石与断块作毛坯;少见两面加工技术;手斧少见,多舌形刃手镐,新增少量三棱尖手镐,刃缘修理皆较规整,出现长刃砍砸器,刮削器以扁薄或小型砾石为毛坯。典型地点有磨刀山第4地点、麻 、松山顶等。
第三期,石制品埋藏于二级阶地棕黄色河漫滩堆积与三级阶地之上的棕黄色粉砂质粘土堆积。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套沉积物是末次冰期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的堆积,年代为距今7.3~1.1万年。石英岩原料占据主要地位,其次为砂岩;除砾石为毛坯外,选择石片为毛坯是其显著特点;石器整体较小、加工精细;手斧不见,偶见刃缘修理规整的短刃手镐,砍砸器小型化,出现盘状器,多见选择石片为毛坯加工的刮削器与尖状器。典型地点有罗垠、东水口、罗艮顶等。
第一期的年代在中更新世偏早阶段,第三期应至晚更新世较晚阶段,而第二期则在两者之间。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构成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相对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不同阶段在原料利用、石器技术及工具组合等方面的差异,也反映出岭南亚热带?热带过渡地区更新世气候环境变迁之下古人类适应模式的演进。
专家意见
2014年7月,在郁南县举行由广东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专家现场会。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南京博物院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对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考古成果进行了系统考察与讨论,一致认为磨刀山遗址发掘项目学术目标明确、工作计划科学系统,严格执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具备多学科视野与研究手段,文物保护意识强,为华南网纹红土分布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专家组指出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的年代初步确定可早至中更新世早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整体年代从中更新世延续到晚更新世,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影响力,该成果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广东地区旧石器早期文化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进展。这一新发现为深入研究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演化历史、古人类技术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等课题增添了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重要意义
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分别发现爪哇人与北京人化石之后,东亚与东南亚地区一直是研究人类起源和早期旧石器文化的热点区域。然而,对于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尚待深化,岭南与东南亚地区的考古材料尤显不足。广东地处东亚大陆与东南亚地区的关键过渡区域,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考古新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是广东省首次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旷野类型遗址,是本省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考古发掘的学术目标与田野工作方法以关注古人类行为为中心,首次在低纬度地区全面揭露出石制品平面分布、古人类活动区域、石器生产操作链及古人类适应行为等各方面信息,以此反映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适应模式,清楚地显示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区域分布密集程度在华南与东南亚地区较为罕见,地点群在南江盆地的平面分布、不同地点石制品数量多寡与类型差异所反映的遗址功能差别,展现出区域平面空间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南江流域更新世古人类栖居形态,对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远古人类的栖居形态与适应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地貌部位、地层堆积及石器工艺所代表的三期文化遗存,构成了中更新世偏早阶段至晚更新世较晚阶段南江流域旧石器文化的年代分期,初步建立起本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的文化发展序列,有望为研究岭南乃至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以及不同阶段的古人类适应模式提供参考标尺。
南江流域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既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十分重要的新契机。
(来源: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