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造遗址位于广西扶绥县城西北约3公里的左江北岸台地上,地势平缓。遗址发现于1963年,1973年曾做过小范围试掘工作,共发现14座墓葬,并出土一批遗物。
2014年4月至9月,因郁江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人员对敢造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面积约1025平方米。
遗址共有10层堆积,其中①层为现代耕土层,②~⑨层为新石器时代堆积,第⑩层为砾石层(即生土层)。根据地层堆积形态和遗迹、遗物的特征,大致可分为五期。
第一期以遗址第⑧、⑨层及其下的遗迹为代表,该期堆积主要是介壳堆积,主体为大量的小螺壳伴有个体较大的蚌壳。遗迹有墓葬、灰坑和柱洞三种,其中墓葬共发现5座,除1座葬式不明外,其余均为侧身屈肢葬,且蜷曲幅度较大;灰坑共发现3个,平面形状均为椭圆形,填土为灰褐色砂质粘土,包含有较多的石器和断块;柱洞仅发现4个,分布零散无规律。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四种,其中陶器以夹砂陶红褐陶为主,有部分灰褐陶,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偶见刻划纹,器形均为圜底器。石器主要是石斧、石锛和断块,主要以灰岩为原料,大部分仅磨制了刃部。骨器数量较多,主要有骨锥、鱼钩与骨镞。蚌器主要有蚌铲和鱼头型蚌刀,与邕宁顶蛳山出土的蚌器极为相似。整体来看,本期与邕宁顶蛳山第三期堆积的文化面貌相似,年代距今约7000年。
第二期以第⑥、⑦层及其下的遗迹为代表,该期亦为介壳堆积,堆积中只有个体较小的贝壳,不见蚌壳。遗迹有墓葬、灰坑、柱洞三种,墓葬发现24座,其中16座为侧身屈肢葬,4座为仰身屈肢葬,其余葬式不明。墓葬中有1座幼儿墓,骨架保存完整;灰坑2个,平面形状为圆形,填土为黄褐色粘质砂土,出土有少量陶片和石制品;柱洞仅发现2个,填土均为黄褐色粘质砂土,底壁不甚规整,排列无规律。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三种,不见蚌器。陶器均为陶片,多为夹砂红褐陶或灰褐陶,不见泥质陶,纹饰以中绳纹、细绳纹为主,部分口沿及器身均饰中绳纹,可辨器型多为圜底罐,有敛口、平沿或斜沿几种;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石斧、石锛、研磨器和砍砸器;骨器数量多,发现了较多的鱼钩、骨锥、骨镞和一些利用碎骨破裂面加工而成的骨器。此外本期还发现较多水生动物和哺乳动物骨骼。本期在文化面貌上与左江冲塘?何村类型相似,推测年代距今约5000年。
第三期以④、⑤层及其下遗迹为代表,堆积主要为不含螺壳的黑褐色黏土层。遗迹有墓葬、灰坑、柱洞三种,墓葬共31座,这些墓葬主要分布于发掘区的中东部,填土中含有少量的介壳,有23座为侧身屈肢葬,2座为仰身屈肢葬,其余葬式不明。其中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及少量骨器,其中陶器均为陶片,多为夹砂红褐陶,纹饰以中绳纹、细绳纹为主。石器主要是斧、锛及研磨器,数量较多。出土有少量的骨器,但发现有大量的水生动物及哺乳动物骨骼,种类有水牛、犀牛、象、鹿、麂、野猪、龟、鱼等。根据遗迹及出土器物的特征推测本期年代距今约4500~5000年左右。
第四期以第②、③层堆积及其下的遗迹为代表,本期地层堆积内不含贝壳,也未出土动物骨骼,遗迹不见墓葬,仅有灰坑和柱洞,其中灰坑33个,平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少数呈不规则状;柱洞共发现11个,开口于③层下,多为直壁平底。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制品,其中陶器均为陶片,数量较多,多为夹粗砂灰褐陶,纹饰以中绳纹为主,可见少量细绳纹;石器发现较多,共达8000余件,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打制石器,还出土有大量石锤、石砧、砺石、石器加工工具及原料、断块等,此外还发现大量斧、锛、凿、研磨器及其毛坯和半成品等。在一些磨制石器周边还发现了较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片。根据遗迹及器物的特征推测敢造遗址第四期距今约4000年。
第五期未发现地层堆积,仅见遗迹及遗物,共发现①层下灰坑4个,分别为H1、H44、H66、 H68,在坑内发现有大石铲,其中在一个灰坑内还发现大石铲与陶器共出。本期的文化面貌与隆安介榜、大龙潭等遗址相似,距今年代约3000年。
此次敢造遗址的发掘是广西首次发现贝丘遗存、石器加工场遗存、大石铲遗存之间相互叠压关系,为研究广西新石器时代同类遗存的年代早晚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证据,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为研究左江流域贝丘遗存与顶蛳山文化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丰富材料。敢造遗址第一至第三期遗存,均出土大量墓葬以及陶、石、骨、蚌器,文化特征既有顶蛳山文化的因素,也有左江冲塘?何村类型的因素,这对于研究顶蛳山文化及左江沿岸河岸贝丘文化发展脉络提供新的证据。
明确了贝丘遗存和石器加工场遗存早晚关系。敢造遗址第四期出土大量石制品,根据石制品分布特征和类型,初步确认为石器加工场,这是左江流域首次发现该类遗存。敢造遗址第四期地层堆积中不含介壳,且叠压在贝丘堆积之上,层位清晰明确,为研究广西史前的贝丘遗存与石器加工场遗存的关系提供了地层学依据。
敢造遗址发现大石铲遗存叠压在贝丘遗址之上的地层学依据,是广西在贝丘遗址中首次发现,为研究大石铲遗存与贝丘遗存二者的早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