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26日,由吉林省文物局主办,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安市政府联合承办的“田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发掘现场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举行。 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吉林省文物局牵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联合成立了吉林省田野考古实践与遗址保护研究基地,目的在于大力推行国家文物局新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9)》,进一步开展田野考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大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培训。经过前期的调查和发掘,拟将后套木嘎遗址作为实习基地之一。 后套木嘎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永合村新荒泡东岸,遗址南北长2150米,东西宽1190米,面积近141万平方米,其中遗迹密集区近55万平方米。从前期的考古调查、发掘来看,遗址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辽金时期。经过2011、2012年的发掘,已经清理墓葬77座,灰坑182个,灰沟20条,房址10座,培训吉林大学和吉林省文博系统学员共计78人,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吉林省田野考古实践与遗址保护研究基地的建设,特召集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云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考古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近50人。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原司长孟宪民,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金旭东,大安市副市长孙颖慧等受邀出席会议。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刘艳副主任、王培新教授、井中伟副教授参加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之前,与会领导和学者参观了吉林省田野考古实践与遗址保护研究基地,观看了吉林省田野考古数据库的介绍和演示,随后考察了后套木嘎遗址考古工地的工作场景,观摩了遗址的现场航拍和三维扫描。 开幕式上,后套木嘎遗址考古领队王立新教授从人才培养、学术成果、遗址保护等多角度系统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设想。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金旭东高度评价了基地目前的工作,并对未来基地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讨会上,来自田野考古一线的八位工作者分别介绍了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遗址、辽宁凌源田家沟积石?、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黑龙江凤林古城、吉林渤海遗存、吉林省田野考古数据库建设、云南澄江金莲山墓地等遗址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情况。与会学者就田野考古的理念、方法、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考古一线工作者对田野发掘理念的探索和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各省市特别是东北地区考古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了吉林省田野考古实践与遗址保护研究基地的良性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