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文20

潘玲:《中国北方晚期铜研究》

发布日期:2015-08-28    发布人:admin    浏览次数:

 

       中国北方晚期,是指西汉末至北朝时期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国北方晚期研究》通过对发掘出土的类型学分析,梳理出晚期的器身演变规律,并将非发掘出土带入这一类型学分析框架以准确判断其年代。在器身演变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的器耳、高圈足、纹饰的演变规律,以及的用法改变与形制演变的关系。中国北方的晚期来源于蒙古高原的匈奴式,大致从东汉中晚期开始形成了以夫余为主体的东区和以南匈奴为主体的西区,两区的器身、器耳及高圈足和纹饰形状均有差异,两个区域内还可以分出不同的亚区。东区辽西亚区的随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政权南下中原而散布到西区和中原地区。北魏时期拓跋鲜卑主要继承了西区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东区的辽西亚区的因素,并随着北魏统一中国北方而打破区域间的隔阂,使东、西区的特征融合为一体。进入北朝晚期,随着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北方民族迅速汉化,的数量随之骤减,北朝之后即在中国北方消失。从东汉前期至十六国时期,一直有东北地区的流入朝鲜半岛。西区的中可见到来自西域地区的因素,同时,西区的某些因素,也被西迁的匈奴式所继承。晚期的发展和演变,是两汉至北朝时期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分化和融合的一个缩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