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文20

蔡大伟教授受邀参加国际动物考古学会第13届世界大会

发布日期:2018-09-12    发布人:    浏览次数:

 

2018年9月1日至9日国际动物考古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rchaeology,简称ICAZ)第13届世界大会在土耳其安卡拉召开,蔡大伟教授与博士研究生朱司祺、梁琪瑶和硕士研究生刘禄应邀参会。国际动物考古学会成立于1976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分支机构。由其主办的国际大会是国际动物考古学界最为权威的专业大会。

本次会议由国际动物考古学会和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联合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专家与研究生齐聚于此,交流切磋,共同展示了动物考古学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共设有35个专题(Session),议题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的深化,也有科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应用,还有不同视角下的专题研究等,其中古DNA研究、食谱分析、牙齿骨骼几何形态测量学;古代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会议的热点。

蔡大伟、朱司祺和梁琪瑶参加了专题“Animal Domestication and Biotic Exchange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的讨论,并做了大会报告。蔡大伟教授以“Ancient horse DNA reveals the transition of human subsistence strategy from the Neolithic period to the Bronze Age in Nenjiang River Basin, Northeast China”为题详细介绍了利用古代马和牛DNA揭示嫩江流域古代居民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生业模式的转变问题。朱司祺以“Mitochondrial genome analysis of horse remains from Jartai Pass, Xinjiang”为题介绍了对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遗址出土的马遗骸进行的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研究,从古今中外等几方面说明了该地区可能存在的物种及文化交流。梁琪瑶以“Ancient bird remains from Houtaomuga,Da’an City,Jilin(China)”为题对后套木嘎遗址出土的鸟类遗存进行种属鉴定,痕迹分析,遗址使用季节和周围生态环境的相关探讨,加深了对遗址性质的理解。刘禄参加了“Raw Material Choice and Ornaments: Aesthetics, Availability, Social Value and Manufacturing Considerations”专题,并以“Bone tools from Chengsijiazi (Liao and Jin dynasties), China”为题,主要对吉林省西部城四家子辽金古城出土的骨器、原料以及骨器加工的方式进行归类分析,对骨器的利用及所反映的人类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研究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兴趣与关注,并进行了问答互动与交流讨论。

通过参加本次学术活动,了解到国际动物考古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沿,拓宽了研究视野,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值得保持与发扬的优势。通过与国际知名学者的深入交往,协商合作意向,为进一步开展更高起点的国际合作研究、让中国在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中为世界动物考古做出突出贡献搭建了桥梁,有助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在国际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