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文20

黑龙江发掘辽金生女真五国部奥里米城址

发布日期:2016-11-01    发布人:admin    浏览次数:

奥里米城址是地处松花江下游的一处重要的古城址。城址位于黑龙江省绥滨县北岗乡永泰村东南0.5 公里,东南距绥滨县城所在地绥滨镇9 公里,故又俗称“西古城”。城址南濒松花江支流敖来河畔,南距松花江主航道约1 公里。

 

城址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周长约3000 余米。城墙为夯土版筑,有马面和角楼,墙外有壕,东墙中部略偏北有城门及瓮城。奥里米,又称作“奥里迷”“敖来米”等,满语意为“渡口”之意。长期以来,学界对该城址的研究,多从文献和地理学方位的考证入手,论证其为辽代生女真五国部之一的“奥里米”部所在地。金代沿用,直至元明时期,是通往黑龙江下游重要的水路交通城站。

 

长期以来,对于奥里米城址的考古工作亦非常有限,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研究。城址发现于1973 年。1974 年,对分布于城址西侧的墓群进行了发掘,揭露十几座土坑竖穴墓,出土大量陶器、瓷器、玉器等遗物,初步了解到与城址相关的墓葬的年代为辽金时期;1998 年,又抢救性清理发掘了城址西南部被破坏的6 座墓葬,亦为土坑竖穴墓,出土了一些陶器等,进一步丰富了对墓葬的认识;2000 年,为配合松干堤坝加固工程,对城址东南部城墙及城内南侧局部区域进行了清理发掘,加强了对城址形制结构和文化堆积等情况的认识。2015 年为配合水利工程建设,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该城址,对城址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入。

 1.jpg

2015 年考古工作情况

奥里米城址整体保存尚好,城内和城外已辟为耕地,种植庄稼。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对城址的干扰和破坏亦较严重。特别是城址南侧东西向流过的敖来河,随着季节的更替在逐年吞噬着城址的南墙。为了抵御洪水,上溯至20 世纪50 年代,奥里米城址内南侧已修筑起一条贯通东西的松干大堤(俗称大坝),堤长1100 米,占用城内土地面积约26000 平方米。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河床的北移和河水不断上涨,大坝在逐年加高加宽,对城址南侧城墙及东西城墙南段不断造成新的扰动。

 

为配合国家启动的三江治理之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建设,2015 10 ~11 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奥里米城址开展了相关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本年度考古主要进行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对现有堤坝和护坡位置展开钻探,寻找城址南墙走向并确认其与东墙、西墙的连接情况,了解城内南部的地层堆积情况;二是在勘探的基础上,对堤坝南侧临河区域发现的遗迹进行试掘,进一步认识城墙的形制、结构以及城内遗存的分布和特征。

 2.jpg

本次工作,对城址进行了全面踏查,并用RTK 对城址重新进行了测绘,进一步确认了现有城址的城墙走向和平面形制。北墙保存最为完整,长933米,存高35 米,有马面18 个,马面的间隔约2030 米;城墙外有深12 米的护城壕,护城壕宽为10 米。东北两角已遭损毁,原应有角楼设施。东墙长612米,有马面12 个;中段偏北处有一豁口,当为门址所在,外有瓮城,呈半圆形,南北长34 米、东西宽21 米,瓮城墙西北有一10 米左右宽的出口。西墙北段尚存300 余米,有马面4 个,其南段已被敖来河水冲毁。南墙东段尚存225 米,可辨马面有2 个,其余全被敖来河水侵吞无存。

 

在前期勘探的基础上,在城址西南角、城内南部疑似南城墙位置的沿坝址护坡内侧进行了考古试掘。本次试掘,针对钻探了解的遗迹现象等情况,分别开探沟、探方进行发掘清理。初步了解了西南角城墙的走向、城内南部文化层的分布情况。

 

西南部城墙,为黄色夯土筑,西侧沿城墙走向有一道壕。

 3.jpg

城内东南部文化层堆积厚约11.3 米左右。城内南部清理发现灰坑26个,房址1 座。房址为地面建筑,四壁不清晰,但烟道完整。为双股烟道,呈形,烟道南部与灶相连,西部尽头有出烟口。灶口部为圆形,斜壁圜底。灶内堆积为红烧土和灰烬。出烟口为一浅圆形坑。灰坑没有分布规律,有的有打破关系。据口部分为圆形、方形及不规则形等。多数灰坑内出土较多的陶片、动物骨骼等包含物。动物骨骼数量多,初步可辨识动物有狍子、牛、羊、犬类、鱼类等,种类丰富。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多泥质灰陶,有丰富的纹饰组合,有罐、瓮、盆、器盖、网坠、球、半圆台形陶制品等;少量的布纹瓦、砖等建筑构件。瓷器类发现有少量瓷片,有白釉、蓝釉,应为定窑、钧窑产品。铁器类包括镞、钩、环、勺、钉、犁铧等,多为生活生产用具或兵器。少量骨器,有簪、匕等。发现一定数量的铜钱,多为北宋钱币,有景德元宝”“天圣元宝”“皇宋通宝”“治平元宝”“熙宁元宝”“元?通宝等,个别还见有唐开元通宝、五代十国之一前蜀时期的光天元宝、南宋皇宋元宝等,较为少见。

 

初步认识

本次对奥里米城址的勘探发掘,是黑龙江省近年来辽金时期的又一次较为重要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奥里米城址南墙由于河水常年冲刷,已基本不存,西墙和东墙南段已有一部分损毁。通过考古勘探,结合探沟发掘,此次对东墙和西墙的转角位置重新确认,进一步明晰了城址城墙的走向和基本形制。但南城墙是否有城门仍存疑,有待未来的考古工作解决。

 

通过本次发掘,初步掌握了该城址局部区域文化层的堆积情况。城内东南部文化堆积厚,多为含烧土、灰烬土、木炭等生活痕迹的土样。说明南部是生活居住区。且出土大量的陶片,陶器特征较为鲜明。根据出土的一批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陶器等遗物,基本可确定城址内包含了辽、金两个时期遗存,为该区域辽金考古陶器分期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出土的遗物中,除陶器等器物外,在相关的地层堆积和灰坑等遗迹中,均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动物种类多样。其中少部分有切割、磨制等痕迹,应是作为加工器物的骨料使用的。这为了解本地区辽金时期的经济、生业等提供了重要实物材料。

 

奥里米城址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辽金时期是生女真部族的分布区域。学界认为该城址同辽五国部之一的奥里米部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本次勘探发掘虽然是为配合水利工程建设而对奥里米城址开展的一次抢救性考古工作,但所获材料,为认识城址的形制结构、始建和沿用等情况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奥里米城址全面的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

来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刘阳 赵永军)

《中国文物报》2016年7月8日8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