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村山城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与延吉市交界处,属图们市行政管辖的长安镇磨盘村南面的城子山上。其西距延吉市10公里,东距图们市20公里。城子山是一相对独立的山体,它由五座连绵起伏呈环形的山峰构成。山南面有经延吉市区流淌而来的布尔哈通河,河水于山的东北角汇入海兰江,奔腾向西。该山城为金代末期“东夏国”的“南京”治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至2014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成磨盘村山城考古发掘队,对磨盘村山城的东门址及城内一处房址、北门址、2号宫殿址、1号角楼进行了发掘清理,并对东、西门址南侧的墙体进行了解剖,发掘总面积1200平方米。另在城内进行了近4万平方米的钻探工作。两年度的考古发掘成果如下:
明确了北门和东门的形制
北门由城门、城墙、瓮门、瓮墙构成,平面呈弓箭形。城门西城墙以人工修整的石块垒砌,墙体包括墙基部分,现存高度达5.5米。城门门道长6米,宽2.3米。瓮墙墙体呈东西向且较直,分两次修筑,第一次为夯土墙,第二次是在夯土墙的外侧修筑了石墙。瓮门门道长3.8米,宽2.85米。城门及瓮门的门道两侧均发现了罕见的木质地?,地?保存完好,榫卯清晰。在门道内侧东部发现一小型房址,房址为地上建筑,房内发现有灶膛及烟道。 东门由城门、城墙及瓮门、瓮墙构成,平面近扇形。城门两侧以人工修整的石块砌筑门墩。门道长8.6米,宽3.63米,中部两侧各发现一门础。瓮墙墙体呈弧形,夯土修筑。门道保存较差,长约8米,宽约2.8米。 距东门南约150米处清理房址一处。房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5.5米。房内沿西、北墙下有曲尺形烟道。灶址设在南墙两端。房内东侧发现了与冶炼相关的灶、坩埚等。
厘清了北门东西两翼山脊上东部一号角楼的形制
角楼平面呈方形,边长为9~10.5米,石墙残高2.8~3.9米。角楼上原有亭阁类建筑。
掌握了山城城墙的结构和修筑方式
墙体为石筑,直接修砌于山体基岩之上,采用阶梯状逐级砌筑,墙面石块经人工打凿,错缝摆砌,向上逐层内收,十分规整,墙基下两层石块间敷粘膏泥,石墙宽3.4米,现存高约3.8米。
探明了2号宫殿址的格局
2号宫殿址位于城中心宫殿区内,宫殿址修筑于缓坡地上,修筑时对坡地进行了平整,依据础石的排列和殿址四周滴水痕推测,宫殿建筑长28.6米,宽10米。现存础石47块,坐南向北,共五排,第一、二、四、五排础石行距为2.6米,间距为1.2米,每排应为21块,唯第三排础石只有4块,间距为4.4米,第三排与第二排、四排的行距为1.3米。础石全部经过人工大致修整,每块石大致呈四边形,边长40~60厘米。此类排列紧密的础石遗迹,与以往东北东部发现的“二十四块石”极为相似,为国内其他地区所未见。
通过考古钻探,为进一步了解宫殿区的布局提供了线索
钻探结果显示,以2号宫殿址为中心,南北各有一处殿址,东、西两侧各分布三处殿址。另在2号宫殿址南北中轴线的北部钻探有疑似廊道建筑基址2处。
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为研究东夏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次发掘不仅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铁镞、铁刀、?石等兵器,铁镐、铁斧、铁锤等生产工具,而且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盆、陶碗、陶碟等生活器皿,数十枚元?通宝、大定通宝等宋金钱币,以及大量的砖瓦建筑构件,出土的一件人物石刻尤为珍贵。
此次考古发掘是我国首次对“东夏国”这一仅存19年的地方政权进行的主动考古发掘项目,初步厘清了东门、北门两座主要城门的形制和结构,掌握了城墙、1号角楼的构筑方式,明确了2号宫殿址建筑格局,探明了整个宫殿区的布局,并出土了大量的东夏国时期遗物,它不仅验证了《元史》东夏国“南京”“城坚立铁”的准确性,而且为今后东夏国考古及东夏国文物遗存的识别树立了标尺,更为鲜见于文献记载的金东夏国研究增添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来源:中国文物报)